就在2021年12月23日召开的2021 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暨第九届手机设计大赛天鹅奖颁奖礼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终端业务负责人分别就终端策略和市场发展趋势做了各自的汇报和分析,从三位运营商领导的分享中可以感受到,虽然各自的技术方向、资源投入侧重点不同,但在数字经济趋势下,以终端发展为抓手从而引领行业,将技术创新落地从而反哺整个通信行业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中国电信:天翼1号云手机产品,开启了中国电信云终端生态的构建和终端行业创新的新赛道。建设云终端生态,是中国电信在终端产业落实云改数转战略、践行云网融合的重要举措。
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公司副总经理陈力指出: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5G和数字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在手机和终端行业创新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电信顺应数字化的大趋势,自主攻关、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开创了全新的产品:云手机和云终端。
陈力表示,建设云终端生态,是中国电信在终端产业落实云改数转战略、践行云网融合的重要举措。中国电信顺应行业趋势,努力推动终端产业数字化和云化转型,创新云手机和云终端产品,构建云终端生态。
中国电信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云计算研发能力、持续建设云终端生态,基本实现云网自主可控、数据安全、云网端协同,并推动云终端关键技术国产化,牢牢掌握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动权。
以天翼1号云手机为代表的云终端产品,为实现云网端协同、为推动国产自主可控网信安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作为行业首款千元5G终端,天翼1号云手机也是5G落地、做大5G规模的重要抓手。
中国电信持续推进终端产业创新,跟随终端云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创新天翼1号云手机产品,开启了中国电信云终端生态的构建;在手机和终端行业创新放缓的大背景下,天翼1号云手机开启了终端行业创新的新赛道。
除了云手机,中国电信还在全力打造云终端系列产品:在2021年11月举办的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启动了2022年云终端生态合作计划——“云终端飞扬计划”,还发布了一系列云终端产品,主要分为云手机、云屏、云电脑、云路由器、云摄像头、云安全网关6大品类,可以满足各场景的使用需求。
陈力表示,中国电信将坚持终端引领,强化终端创新,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终端云化、端云协同等方面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共同推进终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创产业发展新蓝海。
中国电信将持续推进云终端品类丰富和能力升级:从现有云手机、云电脑等6大品类的基础上,拓展云XR、云电视、云机车等设备,并进行5G消息等业务加载、云OS优化、跨终端共享、安全和端云协同 四大技术能力的升级。
针对云手机产品,中国电信坚持多种合作模式:比如天翼1号和麦芒的ODM自有品牌模式、比如Moto G71的深度合作模式、比如realmeQ3t青年一派联名版的联合品牌模式。同时,面向政企市场,将与合作方共同拓展云手机行业解决方案。
针对其他云终端产品,中国电信将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陆续推出云屏、云电脑、云电视、云路由、云摄像头、云VR和行业云终端等一系列云终端产品。
针对不同的云终端品类,中国电信将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基于桌面+移动融通的云应用,打造面向各行各业的云方案,联合各方共建云终端合作生态,加速云终端发展。
陈力表示,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电信坚持开放合作,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品类丰富、技术先进、安全可信、绿色低碳的云终端生态,赋能千行百业,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最新发布的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安全、大应用五大战略业务都需要以终端作为载体,同时也为终端产业创造了无限的商机。中国联通将通过大数据的共享,整合终端内外部数据,来赋能终端产业合作伙伴产品体验的提升。对所有全量5G手机全流程数据共享,反向促进终端产业产品创新、产品定义、产品生产。
中国联通终端与渠道支撑中心/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丰伟表示,5G终端离不开5G网络,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网络,已建成超219万5G基站,占全球70%以上。光纤网络已深入乡村级覆盖,我国宽带接入速率平均超过160Mbps。与此同时,我国5G终端连接用户数达4.7亿户,占全球80%。
终端与网络的发展带动了应用的快速增长,在2C领域的游戏、视频、XR、云化等应用蓬勃发展,同时在2B领域,5G应用“扬帆”赋能千行百业,很多行业5G应用已经生根发育。
陈丰伟指出,5G发展给终端带来改变。未来终端产业将围绕“双循环”和“自主创新”,以及“双碳”和“数字社会”,产生四个趋势。一是在手机终端领域,手机产业将围绕突破“卡脖子”问题,向自研芯片坚定前行。相信很快我国自研芯片将能够支撑5G及泛智能终端的创新。二是一人多终端、一屋多终端,将形成趋势,无论终端品类和数量都将呈爆炸式增长。三是智能终端行业跨界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四是除了产品创新还需要运营创新与之配套,双轮驱动行业变革。
陈丰伟表示,从2020年Q4起,全球晶圆、芯片、关键元器件等半导体全面短缺,预计持续2-3年。2022年中高端手机缺芯将得到缓解,低端手机仍然紧张,所以可以预计中高端手机有形态上和核心元器件的创新,低端手机则缺乏创新。在泛智能终端领域,以WiFi6为代表的芯片更加紧张。预计泛终端品类和技术迭代加快,光纤到家向光纤到屋演进,光通信和WiFi6/7普及趋势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泛智能终端跨界发展,已经深度介入了汽车行业的发展。陈丰伟表示,华为、苹果、小米等不同领域的互联网、设备厂商进入到手机行业实现了企业改变行业。而目前智能终端行业、互联网行业,以及新能源行业介入到汽车行业,实现了行业改变行业的革命性变革。
跨界发展使得汽车变成了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产品,除了机械构造以外,5G、大计算、互联网等给汽车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运营智能化、驾驶智能化、能源智能化、安防智能化和文娱智能化等六大领域智能化创新发展,跨界产业链协同打造智能汽车。市场前景也非常广泛。未来汽车就是人的生存场景之一。
与此同时,陈丰伟表示,中国联通预判,除了产品创新以外,未来,智能终端的运营创新将是一个重要方向。中国联通运用数字化来赋能智能终端行业,进行智慧操盘。用智能化、可视化挂图作战提升终端操盘效率,智慧运营为终端画像精准营销,数据实时更新,商机进度实时掌握。
数字化也将赋能新型终端体验式营销,中国联通构建了演示机智慧运营平台,和联通5G星球运营服务平台,让每一台演示机实时与云平台连接,赋能合作伙伴、赋能一线,实现演示终端可管、可视、可调度。
中国联通将通过大数据的共享,整合终端内外部数据,来赋能终端产业合作伙伴产品体验的提升。对所有全量5G手机全流程数据共享,反向促进终端产业产品创新、产品定义、产品生产。
陈丰伟表示,中国联通最新发布的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安全、大应用五大战略业务,都需要终端作为载体,同时也会为终端产业创造无限的商机。
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在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基础作用。中国移动通过产品策略和技术策略的不断演进,依托5G终端先行者联盟和泛终端全渠道联盟体系,将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终端发展,共同实现更大行业目标。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副总经理汪恒江指出:数字经济是当前的热门词汇,也从新基建、新要素、新动能三个方面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智能终端在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基础作用。
在新基建层面,智能终端作为第一落点,推动数智生产力孕育发展。表现为构建更大连接范围,由十亿级的人与人连接扩展到百亿级的人机物连接;传递更多维度信息,由视频、语音、图片等多媒体信息跃升为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信息;提供更深层次服务,由以连接为主的通信服务变革为以算力为中心的算力服务。
在新要素层面,智能终端作为第一界面,释放数智生产资料更大价值。在这里,数据和技术成为新的要素,通过新规模效应、新范围效应、新学习效应,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起到放大、叠加、倍增效应。
在新动能层面,智能终端作为第一载体,引领数智生产方式深度变革。具体来说,带来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产业创新,主要表现为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提速;二是业态创新,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升级;三是模式创新,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和数据驱动的模式发生了变革。
作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通过产品策略和技术策略的不断演进,在5G终端普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不久前,中国移动提出构建“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在这个新体系之下,5G终端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向新阶段,中国移动投入大量资源,依托5G终端先行者联盟和泛终端全渠道联盟体系,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终端发展,共同实现更大目标。
汪恒江表示,2022年,中国移动在终端合约方面将投入超过200亿元,在渠道合作方面投入400亿元。
具体而言,在手机市场,中国移动计划推动网内新增5G手机销量2亿部,希望到2022年底,5G终端客户数超4亿。
在个人泛终端市场,中国移动在2022年重点发展手表、平板、5G PC、VR等产品。
在家庭泛终端市场,中国移动在2022年实现网内重点家庭产品销售规模超1.4亿部,其中魔百盒3500万部、网关4000万台、组网4000万个、摄像头2500万个。
在行业泛终端市场,中国移动提出1个通用子库+18个垂直行业子库,2022年实现行业硬件销售量达600万台,定制产品超100款。
此外,中国移动还调整了2022年终端产品策略,实现了“两个升级”,即产品体系升级和产品组织模式升级。
针对产品体系,中国移动进一步丰富终端产品的连接能力,要求所有终端支持700MHz,让更多的终端支持Wi-Fi 6;针对当前终端算力不足的问题,中国移动希望借助远场云端算力和近场异构终端算力协同,推动终端算力升级,使算力跨终端间灵活流转,使终端承载丰富算力服务场景;中国移动还将通过5G切片、XR、超级SIM等推动终端能力升级,最终实现终端产品全面升级,使其支持更广泛连接,具备更强算力和能力。
针对产品组织模式,中国移动希望与合作伙伴进行全品类产品的生态合作,围绕NZONE自有品牌打造更多的手机和泛终端产品,与合作伙伴合作推出联合品牌个人终端产品,以及深度定制行业终端产品,服务更多行业客户。
汪恒江表示,在2022年,中国移动希望秉持开放、繁荣、协作、共享的精神,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5G终端新生态,共创美好未来。
三大运营商终端策略共性:
围绕终端产业展开系统化战略部署,都视终端为公司年度战略的重要载体,在终端技术和终端运营上打造和优化体系,在终端创新和渠道资源上加大了投入。
三大运营商终端策略侧重点:
中国电信从云终端入手,落实云改数转战略、践行云网融合,通过在终端产业的不断创新,实现5G消息等业务加载、云OS优化、跨终端共享、安全和端云协同 四大技术能力的升级。
中国联通从战略角度将大计算、大数据、大安全、大应用五大战略业务都以终端来承载,从数据、安全、应用层面促进终端产业的产品创新和运营创新,双轮驱动通信行业变革。
中国移动通过构建5G终端先行者联盟和泛终端全渠道联盟体系,加大在终端合约与终端渠道方面的投入,来推动终端发展,结合产品体系升级和产品组织模式升级策略,实现更大年度目标。